用人才支撑学校质量提升

口  记者  张斌


        本报讯  “叮铃铃……”上课铃响,11月11日,在仪陇中学新政校区,生物教师邱厚明拄着拐杖准时出现在高一宏志班的教室门口。像这样拄着拐棍上课,邱老师已经坚持了半年多时间。
  今年上半年,邱厚明膝盖受伤,行动困难。当时,他正担任高一新生班主任和一个高三毕业班教学工作,因为他担心影响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高三升学,邱厚明忍痛坚持在工作岗位二十多天,直至高三教学任务全部完成后,才去医院手术。出院第二天,他拄着拐去班上查看学生,当他出现在教室门口时,学生们给予了雷鸣般的掌声。
   经过暑假休息,邱厚明的膝盖基本好转,但仍未痊愈。本可请假休息的他,不顾家人反对,再次拄着拐杖走上讲台,担任了高一宏志班和高二的教学工作。邱老师的事迹不胫而走,今年教师节前夕,县委副书记、县长石全华亲自接见、慰问邱厚明,对他这种爱岗敬业精神给予高度评价。
     教师是强校之本,优秀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一流的学校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邱厚明是仪陇中学新政校区教师队伍中的普通一员,他却用实际行动很好的诠释了教师这一光辉职业。在他的影响下,彭波、范勤等一大批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爱岗敬业的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观念先进、结构优化,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师资队伍。争创一流的教育教学质量,做到学校有特色,教师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办仪陇优质教育高中强校。”校长肖代华一语道破学校办学愿景。围绕教师队伍建设,该校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大力推进名师工程,加快骨干教师培养。学校多方创设条件,努力搭建平台,鼓励教师积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提升自身素质修养,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为提升教育质量,该校制定教师培养五年规划,将一批可塑性强的青年教师作为重点培养对象。每年由各年级组评选1一2名青年教师,集中外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技能。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力量,对青年教师开展帮扶活动,要求每位骨干教师每年必学培养和带领一位年轻教师,帮助他们成长。
   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教师岗位能上能下。加强教师常规管理,落实教学“六认真”,兑现奖惩。要求教师做到教学工作“日日清、月月清”,每月实行月考,公布月考成绩。对教学质量差、学生不喜爱、家长评价不好的教师调离现有工作岗位,要求其自我学习,直至能够再次胜任本学科教学为止。
     “我们想通过这些办法,培养一批‘学生喜爱、社会认可、同行肯定’的名师。”肖代华说,拥有一批师德高尚、业务能力强的教师队伍,将为学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一大批教师明确自我发展的规划,互相对照,互相促进,互相鞭策,形成了你追我赶的教师成长局面。
  目前,学校新增省级骨干教师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8人、县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36人;教师在各级评优课中成绩显著,1人在省级评优课中获一等奖,26人在市级评优课中获奖,48人在县级评优课中获奖。
   发展中的仪陇中学新政校区,正围绕着培养优秀师资力量,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阔步前进。

编辑: 责编: 编审: 监制:

智慧仪陇APP 举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