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翔的仪陇

2012-10-18      
   仪陇人杰地灵,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神奇的朱德故里有着红色的光辉。
    时间如秋风吹落一片历史,岁月如流水,在你的跟前流逝。神奇的土地也随着历史的发展变化而不断的演变。
     民国时期,仪陇还是一个经济落后,政治腐败,人民生活困苦的全国贫困县。然而历史不允许仪陇这块宝地如此的沉沦。解放后,一代又一代的仪陇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努力,顽强拼搏,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终于我县大队经济得到了根本好转。但我县仍旧是一个贫困的农业大县,人均收入仍低于其他县。从改革开放以来,仪陇开始发展工业,先后兴办了丝绸、纺织、印刷、机械、食品等工业。甚至有个别企业厂家的多个产品获得专利。仪陇民风淳厚,文化兴盛繁荣,是川北大木偶艺术的发祥地。有以剪纸、篆刻、书法等艺术闻名四方的“山乡文化”,日渐繁荣,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美称。
    古有陶渊明似的世外桃源,怡然自得,舒适安宁,而今有胡主席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充满希望,幸福安康。“深怀爱民心。恪守民责”,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在我的记忆里曾经的故乡是这样的:人们住的开了裂的土瓦房,房屋上的瓦也支离破碎。夏季大雨侵盆折腾得人们苦不堪言;睡的是用稻草铺垫的床,一到了冬天,人民冻得似寒号鸟一般蜷缩着身体,似乎拼命的抓住对方给予的一点点温暖;吃的是萝卜青菜百米窝窝头,过年了才能见到一点肉腥味……从家里到镇上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每逢下雨村子里的孩子都踏着这条泥泞不堪的小路去上学,有时候一不小心一个踉跄下去满身都是泥,那种滋味也许也只有我们这些山里娃才能体会其中的酸楚。更难受的是,我们这边似乎成了城市的“垃圾桶”,总是熟悉的看着一辆辆卡车拉着充满恶臭的垃圾不经处理的直接倾倒在路边,在河里,在田地里,一到了刮风的天气,满天纸片飞扬,很是壮观,这种滋味也许也只有我们去一一品味了。
    然而当改革的春风吹向祖国大地,也吹到了我们仪陇这片期待已久的土地上,从此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盏盏白炽灯替代了昔日泛黄的蜡烛;一栋栋美观的新楼房拔地而起,往日逢雨便漏的老式瓦房早起退出了家家户户;至于以前只有大城市才用得起的电话,电视,电脑,我们农民也是一件件搬进了家,每个人都喜笑颜开,止不住一遍一遍的夸着咱党的政策!不仅人民的生活条件发生了变化,甚至人们的养老问题、医疗问题,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政策都一件件的落实,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小有所育,壮有所做的兴兴向荣之景。
    春有万木争荣,郁郁葱葱;夏有百花竞美,万里飘香;秋有硕果累累压枝头,丰收喜人;冬有松柏披雪静景,欢喜过年。仪陇早已经旧貌换新颜,处处呈现一片吉祥和谐的场景,人民安居乐业,企业年年攀高,收入年胜一年,教育也实现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民普及化,真正的让人民感受到了中国的强大,党的温暖,中央的优越政策。
    真的想大声对你说:“亲爱的祖国,敬爱的共产党,感谢您!我对您充满了敬意,感谢你改变了仪陇,感谢您给了我一个全新的家乡。相信新世纪的仪陇定能在党的光环下飞的更高。”
    飞翔吧,我的家乡仪陇!

编辑: 责编: 编审: 监制:

智慧仪陇APP 举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