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新闻人物群体,15人
01刘天禄(男)
顺庆区渔溪乡铜鼓沟村村医1965年,年仅18岁的刘天禄当上了村里的“赤脚医生”,靠着“一根银针,一把草药”,开始在村里悬壶济世。如今,村里在家人口仅100余人,70岁的刘天禄依然坚守着,为村民们服务。除了定期到乡卫生院报账、取药,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户上门问诊、送药,刘天禄每天还要到卫生室坐诊。2016年,刘天禄被查出患有肺肿瘤,今年又被查出患有脑梗。但刘天禄非常乐观,依然每天拄着拐杖奔忙在扶贫一线。
02王誉峰(男)
南充市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室主任2010年他联合其他志愿者成立“南充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7年来,他带领志愿者协会成员多次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服务累计22400小时;协会组织应急救护培训700余人次,参与地震等自然灾害救援行动数百次,水上救援溺水人员230余人,“村小一本书”项目组捐赠图书3000余本,救助困难学生、重大疾病患者物资和资金累计达1600万元。获“四川省优秀志愿者”称号。
03叶千秀(女)
南充市南运集团退休职工身患糖尿病,却仍然坚持帮助他人,人称“爱心婆婆”。目前共资助20多名贫困学子读书;向地震灾区捐赠善款;看望慰问福利院、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参加红十字会爱心募捐,资助老年合唱团购置乐器等,已捐款达30多万元。荣获“南充市助学先进个人”、“南充市道德模范”、“四川省道德模范”、“四川好人”等荣誉称号。获首届“四川慈善奖”。
04马全民(男)
南部县中心乡4组村民长坪山红军烈士墓的第三代守墓人。几十年来,扫墓、修墓、守墓,马全民将守护刘连长墓作为一种使命。他的大女儿冯炼成为了第四代守墓人。马全民说,他会按照家人的嘱托继续将守墓使命传承下去。荣获“最美南部人”“南充好人”“四川好人”等称号。
05秦秀娟(女)
嘉陵区安福镇安福村9组村民悉心照料瘫痪公公五年多,五年来公公从没有生疮、挨冻、挨饿。母亲牟少琴患病,长期服药住院,丈夫李永华有智力残疾,全家的生活重担全落在她一人身上。她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一要下田种庄稼;二要操持家务;三要侍奉婆婆住院打针吃药、衣食起居;四要护理瘫痪在床的公公。曾荣获南充好人、四川好人等称号。
06金高峰(男)
南充市金彩虹公益协会会长2003年至2017年累计无偿献血135次、160个治疗量,结对资助学生5名,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开展“金彩虹学雷锋扶老行动”、“助残互助直通车”活动、“亲情结对”资助计划、“扶贫济困助农增收”和“暖冬行动”项目。开展的“生命护航集体捐血”行动累计捐献全血300多万毫升,捐献血小板8000余个治疗量。
07杨淋杰(男)
顺庆区怡然志愿者协会会长、远昊社工服务中心理事长从小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在一次次“爱心接力”后,杨淋杰成功接受手术。康复出院后,发起成立了怡然志愿者协会,协会相继开展了关爱抗战老兵,为孤儿寻亲,慰问仪陇县留守儿童。在南充火车站、南充火车北站、南部火车站设立服务岗,为南充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首位百岁老人祝寿等公益活动,反哺社会。
08杨言洁(女)
红伞心理援助计划南充分站负责人“红伞计划”南充分站发起人,南充分站是四川省唯一分站和中华儿慈会授予的全国唯一优秀分站。2002年毕业后在毕节市支教3年。2016年至今,志愿服务了顺庆区19所农村中心学校,为963名留守儿童持续开展了12次心理辅导课,反馈信息和老师们感受到的孩子的变化令人欣喜。杨言洁始终愿意为中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贡献南充力量。
09陈艳茹(女)
川北医学院学生川北医学院大三学生,该院青志协会长。两年来参与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服务时长达1700小时。对市特校儿童长期进行心理辅导,普及基础医学知识,被市特校评为优秀志愿者。2017年带领队伍前赴什邡进行志愿服务,被什邡市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曾获优秀志愿者、川北医学院优秀团干部、社会实践积极分子等称号。
10陈卫英(女)
西华师大生命科学院副教授(南充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博士服务站站长、高坪区“家长学校”总校荣誉校长、高坪区青少年校外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总辅导员)、中科院博士将家庭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与生命安全意识教育相融合,服务学生及家长10万余人次。开办公益讲堂,受益人群达4万余人次。建立网上家长学校12所,受益家庭超过2万户。开拓户外科普,2014年以来在高坪区建立科普基地,引导孩子参与科学种植、提高科学兴趣。开展义捐系列活动,筹集资金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孩子就学。
11陈科宇(男)
南充市红十字中心血站原采血一科科长生前献血救人,去世后捐器官救人。他作为一线采血人员,42年里无偿献血32次,曾多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银、铜奖。2017年11月因罹患胃癌不幸去世,他的眼角膜捐给了贵州一名急症眼病患者,为对方带来光明。
12张光才(男)刘素银(女)
仪陇县光华乡小学夫妻教师光华乡条件艰苦,学校师资严重流失,20多年来,夫妻俩始终不计得失,扎根山区,潜心教育。两人不仅教小学和初中语文、数学,还担任班主任兼音乐老师。夫妻两人每天的话题总是围绕学生,并且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中,两人通过自制教具等各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13曹 健(男)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在校学生由于家庭变故,他从13岁至今,依靠勤工俭学养活自己,在高考后打3份工赚够学费,从新疆千里迢迢来到西华师大;大学期间,腰椎有问题的他还四处做公益,曾腰绑护带到阆中给抗战老兵拜年。因此,他获得2016年“四川省励志成长成才优秀学生”。2017年,他参加第三届四川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银奖。
14刘方端(男)
蓬安县海田小学退休教师他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立志为需要帮助的孩子送去关爱。1998年至今,累计向社会无偿捐款10余万元,而自己和老伴却住在10余平方米的狭小空间无怨无悔。
15苏 明(男)
世纪金凤白酒董事长一边发展壮大他的企业,一边积极参与捐资助学等公益事业,每年都特别关注本地媒体关于高考学生的报道,一旦发现有需要资助的孩子,他都毫不犹豫慷慨解囊。从2008年开始,为了资助贫困学生,他成立了金凤白酒爱心基金。10年间,共计筹集30余万元爱心基金,帮助了40多名贫困学生走入大学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