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世外桃源雷家坝 产村相融新农村

    仪陇新闻网10月16日讯(记者 张斌)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生活的乐园;小河环绕,杨柳依依,生态的家园;成片土地,满山果树,生产的田园。10月15日,记者来到赛金镇雷家坝村,一幅描绘山青水秀的生态走廊、村容整洁的美丽新村和宜居宜业宜游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
    村貌在变、生活在变、理念在变,这些交错纷呈的密集之变,以最直观的方式重新界定出截然不同的乡村生活,见证着仪陇新村建设化蛹成蝶的缤纷过程。
建设基点:

科学规划 特色独具 
    2009年,我县决定在位于巴南高速五福互通口附近的赛金镇雷家坝村启动实施农业农村示范区打造。在充分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认真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县委、县政府科学提出了“川北绿野、河畔新村”的总体定位,利用现有平坝、山丘、溪河等原始地貌,以“穿斗小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川东北村落民居为特色,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了雷家坝综合体。
    “要坚持以城乡统筹为方向、以科学规划为前提、以项目整合为抓手、以田园风光为特色,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群众收入。”县委书记陈科在新村综合体建设伊始,就明确提出要求。
山水相依、湖景相连。雷家坝新村聚居点现有农户120户,院落相对独立,错落有致,典型的川东北民居特色;村里按照“1+15”要求修建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中心,完整对接了生产生活的服务功能;配套建设的水体景观公园,室外健身场及休闲广场,让村民们享受到了城市里人一样的公共社会资源。
致富起点:

成片推进  产村相融
    新村是载体,产业是支撑。走山水路打特色牌,使村落、产业、景观、文化交相辉映,我县把加强产村相融的自然生态建设作为新村建设根本出发点,切实提高新村建设水平和品位。
    “一路一特色,一村一景致。”这是仪陇立足实际提出的新村建设主题。科学布局产业发展,体现种养循环、生态环保,引进春见、爱媛等优质品种,规划集中栽植柑桔2万亩,建成万头生猪养殖场4个和10万只獭兔养殖小区1个。“去年引进100只优良种兔,现在已出栏1000多只,按照目前的价格,预计今年收入10万元不成问题。”村民王建琼把养殖小区建在种植区内,不仅生态环保,更让她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喜悦。
    “根据雷家坝的产业布局,整个示范区共引进业主8个,流转土地2万亩,成立了生猪、獭兔、柑桔、蔬菜等6个农村专业合作社。”仪陇县农工办主任鲜明强说,把土地向农业大户和种植能手集中,既增加了农民收益,又确保了业主的长远发展。如今,雷家坝人除了庭院经济,土地资本,这些蓬勃兴起的产业,让他们的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
乡村景点:

山水田园  活力彰显
    新村建设,以人为本。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服务体系的日益健全,生态产业的蓬勃发展,城乡边界逐渐模糊,生活在美丽新村中的人,也迎来了崭新的生活格局。
    前庭后院、瓜果飘香。村民们在房前屋后的小院里栽植柑桔、黄花梨等水果,套种时令蔬菜,这是让他们最自豪的事。“以前上坡摘菜要半天,现在就是锅儿烧红了,出门摘菜下锅都搞得赢。”在何小勤的后院里,黄瓜、茄子和四季豆挂满枝头,随时有吃不完的蔬菜。
    新村建设的成果,让世世代代种田为生的农民,找到“创业致富”的秘密,开始试着“经营”村庄,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使是简单的种地,也有了新内涵——生态农业、有机食品、乡村旅游这些新“课题”如火如荼展开。
    川北绿野、河畔新村。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村图景,更有着多层次的理念交融。“体现休闲观光、发展乡村旅游,借助生态水产养殖基地,我们计划建设10家农家乐。”雷家坝村党支部书记何多伦说,仪陇因获“全省十大宜居城市”的名扬四海,将因美丽新村锦上添花。

编辑: 责编: 编审: 监制:

智慧仪陇APP 举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