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底帮扶 仪陇答卷】十项指标稳步提升 五方帮扶精准发力

奋进新时代,携手奔小康
编前语

奋进新时代,携手奔小康。在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的战略布局下,县委提出以“2026年阶段性摆脱欠发达县域地位和助力全市打赢经济发展翻身仗”为统揽,以“十项指标”为牵引,以“一县一表”为抓手,凝聚“五方帮扶”合力,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用奋斗书写时代答卷。从今日起,仪陇融媒策划推出《托底帮扶 仪陇答卷》系列报道,走进托底帮扶一线,记录帮扶干部的真情付出,见证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感受民生事业的温暖变迁,讲述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期待您的持续关注!


十项指标稳步提升

五方帮扶精准发力


仪陇融媒(记者/张义明 漆宗英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战略性工程。自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紧扣“十项指标”、聚焦“一县一表”,与“五方帮扶”单位同心同向、合力攻坚,有力推动托底性帮扶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十项指标”稳步提升

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我县围绕“2026年阶段性完成达标任务”总目标,科学制定《仪陇县2024—2027年托底性帮扶行动计划》,明确增长路径和支撑项目,全力推动争先进位、追赶跨越。主要指标稳中有进、支撑指标突围突破。目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十项指标”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一县一表”靶向发力

政策资金支撑有力

我县聚焦“一县一表”靶向施策,全力推动清单事项落实落地,全县上下资金争取成效显著。借力“五方帮扶”,2024年共争取到位中省预算内、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各类资金84.2亿元,创历史新高。托底性帮扶工作开展以来,共争取到位省级财力性补助、省内结对帮扶、东西部协作等各类帮扶资金3.73亿元,为县域发展注入新动能。政策支持成效明显,成功争取省经信厅将仪陇县纳入机械汽配、先进材料产业重点县域。汽车摩托车配套部件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全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重大项目有力推进,罐子坝水库及灌区工程规划论证工作进一步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项目争取到位中省资金3852.85万元,仪陇县金属制品产业基地项目完成建设。

“五方帮扶”精准施策

民生产业双提升

我县充分发挥“五方帮扶”优势,全力推动民生事业、三次产业、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高质量发展。

一是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创建就业帮扶车间,组织留守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大力拓宽就业帮扶渠道,解决脱贫人口劳动力转移就业或就近务工。组织开展“德乡仪品仪陇好物”购物季系列活动,并利用“四川消费帮扶网”“天虎云商”“德乡仪品体验馆”等线上线下渠道助力农特产品销售。仪陇县总医院加入四川省肿瘤诊疗质量提升联盟,助推县域肿瘤诊疗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二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帮助旌上智能、超航电机等企业打造数智化车间,为工业园区搭建“工业互联网”功能模块,上线智慧园区工业支撑服务系统,在企业材料生产销售、产业链图谱分析等多方面提供服务。实施粮油园区智慧农业、恒温育苗大棚、蚕桑产业提升等特色产业项目,进一步提升县域产业“造血”能力。

三是项目招引实现突破:成功组建2亿元规模的“川投+南充+仪陇”产业发展基金,并助力仪陇成功招引航天凯特公司,“基金招商”成效初现。

县发展和改革局

党组成员 机关党支部书记 邓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协同抓好‘防返贫、育产业、补短板、强支持、守底线五大重点,围绕帮扶措施具体化具象化发力,大力发展产业、促进稳岗就业,加快壮大农村村集体经济,推动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确保2026年阶段性完成达标任务。

相知无远近,千里尚为邻。如今,一名名帮扶干部、一笔笔帮扶资金、一个个帮扶项目正源源不断地汇聚仪陇。方向已明,目标已定,在新征程上,我县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交上一份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仪陇答卷。


编辑:董韵韵 责编:吴兰 编审:蒲勇 监制:邓曙光

智慧仪陇APP 举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