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俩和县委党校驻村干部查看香菇长势情况
仪陇新闻网讯(记者 范红英)4月17日一大早,仪陇县日兴镇黎明村一社的村民陈冬梅就来到山上的食用菌温室大棚,采摘自家种植的香菇。食用菌种植大棚内,菌棒整齐摆放,从菌袋中开出的一朵朵香菇,如花儿一般簇拥在一起,长势喜人。
“不管多忙多累,只要一到香菇大棚,我的精气神儿就提起来了。”陈冬梅告诉记者。
食用菌大棚里种植的香菇
陈冬梅今年28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一有时间他就到温室大棚和母亲一起种植食用菌。陈冬梅说:“现在党的惠民政策那么多,我在享受这些好政策的同时,自己也得多努力,这样才能走上致富路。”
陈冬梅一边干活,一边给记者讲这几年的生活变化。他家有6口人,自己2013年底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这种病最怕的就是出血,一出血,就很难止住,几乎要了她的性命。什么活都干不了,吃药都是母亲喂,连床都下不了,一下床就晕倒,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每个月还要花费几万元去镇上医院输三次血和输血小板以维持生命,病重时得四到五次,高昂的医药费把一家人都拖入了贫困境地。丈夫和公公不得不外出打工以维持陈冬梅的药费和全家人的生活。她说,那时候她都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
是政府、亲朋好友和社会上的爱心人士帮助和捐赠了8万元帮助她度过了难关。政府给陈冬梅办理了低保,同时享受国家大病救助政策。2017年,在政府的帮助下,黎明村建起了柑橘、食用菌、莲藕三个产业园。食用菌产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由业主带领27户贫困户组建,每户贫困户通过扶贫小额信贷入股5万元,并参与种植获得收益,仅入股的每年保底分红7000元;入股并参与种植的农户每年可获得收益3-5万元。陈冬梅和母亲加入了这个团队,每天在大棚里忙忙碌碌,2017年9月份投产,到年底收入1.7万元,入股分红4200元,让陈冬梅的生活有了希望。
食用菌大棚里种植的香菇
今年,在仪陇县委党校驻村工作组的帮助下,陈冬梅和母亲一起继续种植香菇。起初,陈冬梅连什么叫菌棒都不知道,但勤奋的她肯钻肯学,在合作社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很快就学会了从装棒、育苗、注水、收获、包装的全套操作。工作中,她除了兢兢业业做好手头上的工作外,还认真学习养菌技术及相关管理等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冬梅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成为栽培食用菌的一把好手。
规划起今后的生活,陈冬梅信心满满。她说“经历过病痛折磨,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好日子,感恩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帮助,我得好好的生活!这几年村里的变化很大,公路通了,产业园建起来了,村里环境好了。很多家都盖了二层楼房,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村里还在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就业机会更多了。我们家种植香菇每月有2000多元收入,125平米的易地搬迁新房也在装修中,月底就搬进去。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编辑/范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