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新闻网讯(记者 余剑) 4月17日下午,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范锐平深入仪陇县,就仪陇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导。他指出,在做好上级“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实际,创新学习载体,扎实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终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检验的标准。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党建办主任周国庆随同调研;在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波,县委书记陈科,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启的陪同下,范锐平参观了张思德纪念馆,来到新政镇南门社区、滨江小学和县质监局,通过听汇报、看资料、座谈询问等方式,详细了解我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在张思德纪念馆,范锐平一行伴随着解说员的讲解,参观了张思德纪念馆的五个展厅。通过图片和文物,详细了解张思德的一生。
在参观中,陈科向范锐平汇报说,自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各乡镇各部门的党组织,结合各自的工作性质,组织党员干部来到张思德纪念馆参观学习,重温《为人民服务》,领悟为人民服务在新形势的内涵,并找准为人民服务的切入点。范锐平得知这一情况后,高兴地说,仪陇这一做法很有新意。四川特别是仪陇的党员干部,都应到张思德纪念馆来,重温毛主席在当时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在今天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时刻不忘我们是为群众利益而工作的,为了群众利益,就必须奉献,就要不怕牺牲。群众路线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怕批评。只要对人民有利的就要坚持,反之就要改正。
在新政镇南门社区,范锐平走进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只见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为群众办理各种事情。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琼瑶向范锐平汇报说,在县上的关心下,南门社区成立了“李二嫂聊天室”,经济有困难的群众,信访有诉求的群众,思想有疙瘩的群众,都可以到聊天室诉说,通过聊心声、聊发展、聊和谐,有效化解思想上的矛盾,从而掌握群众的所思所盼;成立了“日间照料中心”,解决“留守老人”无人照料的问题;在社区设立了警务室,方便居民办事。范锐平了解这些情况后指出,基层社区党组织,与人民群众朝夕相处,群众的利益处理得好,能凝聚党心和民心;群众的利益处理得不好,就会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新政镇南门社区党组织,用形式多样的载体,用群众看得见的成效,架起了党和群众的“连心桥”。针对在社区设置警务室的做法,范锐平表示,一个社区有一名警察,也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有效做法。党员干部要有服务群众的自觉以及服务群众的本事。
学校如何抓教育实践活动才有好的效果?在听取滨江小学校长胡少俊的答案后,范锐平说,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回应社会的关切和期待,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要抓好学生的素质教育。
在察看学校面向学生征集的问题后,范锐平说,在让家长满意的同时,要回应学生的诉求,学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征集意见要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和相关的管理机构。
在县质监局,范锐平详细了解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范锐平指出,作为质监部门,不但要找到形式上的问题,还要走访调研服务对象,找到形式下的问题,用真心服务,为企业创建品牌,通过一个带动一片,从而带动广大的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推动一方经济发展。
在调研中,范锐平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坚持标准不走样,着力解决“四风”问题,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着力解决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作为仪陇来说,要传承朱德张思德精神,确保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多方征求意见,确保查找问题深刻透彻;坚持边查边改,确保群众看见活动实效;突出从严要求,确保督导工作逗硬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