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食野生菌,远离毒蘑菇” 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宣传

undefined

随着近期降雨量增加

仪陇本地迎来

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

undefined

由于野生菌种类繁杂

有毒野生菌与可食用野生菌从外观上难以区分

在此提醒大家

🍄🍄🍄

不要乱采、乱吃野生蘑菇

千万不要凭经验自行采食

山林间的野生蘑菇

谨防中毒

undefined
undefined

01

野生菌辨识中常见的认知误区

1.颜色鲜艳的野生菌有毒,颜色普通的野生菌没毒。undefined

事实上一些剧毒野生菌,如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裂皮鹅膏都是灰色、白色等较浅的颜色。

2.野生菌跟大蒜一起煮,颜色变黑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undefined

实际上很多剧毒野生菌跟大蒜一起煮,大蒜的颜色并不变黑。

3.生虫、生蛆的野生菌没毒。undefined

很多昆虫、动物对毒素的吸收与作用与人是不一样的,一些鹅膏菌有剧毒但成熟烂掉后很容易生虫、生蛆。

4.长在潮湿处的野生菌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野生菌无毒。undefined

野生菌有毒无毒与生长环境无关,有毒野生菌与其他野生菌生长的环境一样。

undefined

02

误食用野生菌中毒后应急处理措施

食用野生菌后从几分钟到72小时内,如果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疼或有其他不适,应当高度怀疑野生菌中毒,并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拨打120呼叫救护车赶往现场;

2.立刻进行催吐,催吐前可先少量多次服用温盐水,然后用手指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3.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能进行人为催吐,否则容易引起窒息;

4.凡同食用过同样野生菌者,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5.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供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undefined

03

牢记“四不”原则

1.不采摘。由于鉴别野生菌并不容易,外出时不要因为好奇贪嘴采摘野生菌或来源不明的菌类。

2.不购买。勿从路边摊贩、农贸市场、集市等处购买野生菌或来源不明的菌类,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菌。

3.不加工。不得将野生菌通过腌、晒、熏、包装等方式加工成干菜、鲜菜、咸菜后售卖、赠送、贮存。

4.不食用。为避免食物中毒,不要食用野生菌。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经营活动不得加工食用野生菌或来源不明的菌类。


编辑:王林垭 责编:冯靖淼 编审:蒲勇 监制:景瑞军

智慧仪陇APP 举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