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新闻网讯(李斌)11月26-28日,省安全社区建设专家组对新政镇创建省级安全社区工作进行了验收,通过听汇报、查资料、看现场,专家组对我县创建安全社区工作充分肯定、高度评价,认为思路清晰、工作扎实、成效明显,走在了全省前列。一致认为新政镇达到省级安全社区标准,同意新政镇通过省级安全社区建设工作评定验收。
从2012年6月18日,我县正式启动安全社区创建工作以来,新政镇始终把对社区和居民的宣传发动,提高人们的参与意识,营造浓厚的建设氛围作为“安全社区”建设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来抓。创新宣传方式,通过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安全知识宣传册、进行安全知识有奖竞猜;在辖区内广泛发放印有“安全知识”的手提袋,使安全意识植根于脑,深入人心。
“过道里的路灯怎么坏了,这样多危险?”过道里的路灯出现了问题,马上有人给物业打来电话。
“有人将未熄灭的烟头直接丢进垃圾桶,发生火灾怎么办?你们快来管管。”“好事者”为此还与抽烟者发生争执。
这是记者日前在六一社区采访时眼见耳闻的一幕幕。这些鸡毛蒜皮的安全小事曾一度让社区副主任王昌俊忙的焦头烂额,但他不但没有任何抱怨,反而颇感自豪,“大家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安全文化氛围形成了,人人都是安全员,我们创建安全文化社区的预期目标就实现了,累点算什么?”
在采访中,记者切身感受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会安全”,新政镇在创建安全文化社区的“凤凰涅槃”,每次质的飞跃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和智慧。
12月3日,家住六一社区的伏天群早早地吃完晚饭,便同邻居们一起前往社区活动中心。
以前没住进安置房的伏天群过惯了和街坊邻居在一起拉家常的日子,可住进安置房后,她每天晚饭后的业余生活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和邻居几个打牌聊天,一天过得枯燥且又单调。现在,社区活动中心成为伏天群最常去的地方,因为社区活动中心设立了安全宣教室、成立了社区艺术团,定期邀请相关人员为大家讲解预防火灾、安全用电、预防盗窃等方面的知识,播放视频资料,讲解安全创建内容和安全生产生活防范知识,还可以观看社区艺术团编排的安全文艺节目,这样既学到了安全知识又丰富了业余生活。
“安全社区创建旨在引入一套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要让社区成为家庭的减压阀、百姓的热水袋、资源的搅拌机、政府的探测仪、社会的缓冲器,安全社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县安委会负责人告诉记者。
东门社区书记李双和认为:“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城市要发展,基础在社区。没有社区的文明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文明和谐。”为了保证安全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社区把安全防范知识宣传工作放在首位,深入社区和居民家中宣传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等安全知识。同时,社区建立了社区警务室,组织培训并组建了党员志愿者治安巡逻队,加强节假日、冬季的夜间巡逻力度,并与辖区各单位联系,互通信息,查找薄弱环节,并及时整改到位。
安全社区建设工作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南门社区从维护广大居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坚持“调防结合、以防为主、多种手段、协同作战”的方针,社区党员干部经常上门进行走访,与群众交心谈心,对发生的矛盾及时进行调解,使小事不出门,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切实将不安定的因素解决在萌芽状态。
“在这里做生意,社区居民关系和谐,而且还不用担心旁边卖烟花爆竹的商店会突然爆炸,也不用担心谁家的液化气罐出事故。”一家快餐店的杨老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