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故事⑤尖山村百岁老人苟守珍:劳动不止,活力无限!


【百岁档案】


姓名:苟守珍

祖籍:四川•仪陇

出生年月:1925年6月7日

子女:4个孩子

生活习惯:喜欢吃猪油、喝红糖水、挑粪、灌菜、砍柴...

长寿秘诀:心地善良,生活、作息有规律



      仪陇融媒(记者 朱薇)仪陇县日兴镇尖山村,山清水秀,蜿蜒的乡村公路把这个村和日兴场镇相连。百岁老人苟守珍就生活在这个有1600余人的村庄里。当地人都说尖山村山好、水好、空气好,从身份证显示,苟守珍老人家出生于1925年6月7日,目前则是村里年纪最大的一位。

最喜欢的事:劳动















































▲苟守珍劳动

      2024年11月27日中午,冬日的暖阳给尖山村披上了一件银装,苟守珍老人在阳光照耀下,显得精神满满,当天是记者第一次见到他。在崎岖的小路上,一位白发老人担着一挑粪慢慢地行走着,正去他房子后面的菜园子灌菜。

      “你看嘛,这个老人满百岁了,还在坚持干农活”尖山村驻村第一书记郑春明说。循指望去,只见苟守珍老人从容地行走着,身高约一米六五,重担压肩,腰杆却一点不驼,除了一头白发,根本不敢相信他是一位百岁老人。

      11月28日上午,记者再次到苟守珍家中拜访。老人红光满面、精神饱满,虽说有些耳背,不过干起活来属实是把好手。“灌菜、担粪、砍柴就是他的爱好”苟守珍儿媳妇蒲小芳说,老人家也很热情地招呼记者。老人闲不下来,他坐了一会儿,就说“我要去做活路了,菜园子里面的活路还没干完”。

      苟守珍有两块菜园,一块在他自家房屋后面,另一块距离房屋大概有两百米,菜园里种满了蒜苗、白菜、生菜...

      从陡坡上担五、六十斤粪到菜园,老人家中途会停下歇几分钟。他的儿子苟志成说:“父亲从年轻就喜欢劳动,喜欢种菜给我们一大家人吃”。

      为了种菜需要,苟志成特地为父亲买了两个小桶。老人每天没其他事干,就天天担粪、灌菜、摘草。“这样可以运动腿脚”苟志成说。



▲苟守珍挑粪

      12月2日,记者再访苟守珍,老人家正在竹林里砍柴,声音从竹林深处传来,在略显寂静的山林中回荡。苟守珍神情专注、精挑细选,把竹子砍成节,整整齐齐地装满整背篓,邻居都夸赞他干活厉害的很。

      除此之外,苟守珍还会自己洗衣服、赶场耍。每到逢场天,他喜欢步行去附近的场镇,看看逢场天的热闹,听听市场上的喧闹声。

▲苟守珍与儿媳蒲小芳砍柴

长寿秘诀:生活、作息有规律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百岁老人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更是无价之宝。据苟志成介绍,老人家生活、作息很有规律,几十年来都是早睡早起,清晨6点起床转路,晚上7点吃完晚饭后就回房休息并且睡眠很好,倒头就睡,午饭后还会睡个把小时;饮食清淡,从不挑食,最喜欢吃的食物是猪油炒菜、猪油面条、肉圆子。

      苟守珍引以自豪的是从没生过大病、就连感冒都很少。目前,他的视力好、记忆力也好,没有一点老年痴呆症,生活可以自理,出门干活、赶场家人也不会担心他的安全。唯有不足的是,他患有点低血糖、需要经常喝红糖开水,有时呼吸不畅。

     老人为人和善、心态好,是他长寿的另一个秘诀。苟志成说,“我爸爸年轻时与邻里乡亲关系都很好,只要有人需要帮忙,他帮得上忙就一定会帮。”














































▲苟守珍与儿子苟志成吃饭

家庭和睦:孝亲敬老家风好


      苟守珍对乡里乡亲从不斤斤计较,邻里和睦相处,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子孙后代。

      他有2个儿子、2个女儿,子孙绕膝,四世同堂。今年6月7日,一大家子齐聚,为老人过了一百岁生日;逢年过节,晚辈们不管有多忙都会带着各种好吃的前来看望他,捶捶背、聊聊天。

      儿子苟志成和儿媳蒲小芳对老人的悉心照料、天天陪伴,从洗衣、做饭到整理房间,把老人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妥妥帖帖,才使得老人有如今的好状态。“我父亲辛辛苦苦把我们几兄妹养大,现在轮到我们子女报答他的养育之恩了,只要他身体健康,对我们来说就是最大的幸福。”苟志成说。

undefined

▲2024年6月7日,家人为苟守珍庆祝一百岁生日

END


编辑:朱薇 责编:林子檬 编审:蒲勇 监制:景瑞军

智慧仪陇APP 举报

论坛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