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融媒 近日,仪陇县凤仪乡社区活动室,一场别开生面的“情绪传递接龙”正在火热进行。西南石油大学“青柚微光”支教团将心理教育融入趣味游戏,为50余名乡村儿童带来一堂“会说话”的情绪课。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乡村儿童“情绪表达难”问题,支教团精心设计“情绪传递接龙”。孩子们化身“情绪邮差”,通过抽卡(如“兴奋”、“委屈”)、表情动作传递、最后猜词等环节,在欢笑中学习精准识别、大胆表达情绪。当“原来难过时说出来,真的会变轻呀!”的童言在教室响起,活动目标悄然达成。
“青柚微光”团队的文化实践活动同步展开。《我为家乡代言》课程中,孩子们分组行动:用仪陇方言唱响嘉陵江童谣、学做胭脂萝卜泡菜、拍摄地标感受家乡变迁。“剪彩漫步”活动则让传统艺术焕发新生,孩子们创作的剪纸作品化身T台秀道具,光影幕布上的剪影跃动,诠释“传统进行时”。“梦想拍卖会”更是为成长添上温暖注脚,孩子们写下“一台自行车”“家人健康”等梦想,在竞拍中学会倾听与尊重——当无人问津的梦想收获集体掌声,当“梦想行动卡”上落下“每天读书1小时”的承诺,成长的种子已悄然萌发。
从“情绪邮差”到“文化小记者”,从“梦想拍卖会”写下并尊重彼此心愿到指尖上的非遗,“青柚微光”以儿童视角切入,用短时高效的活动,搭建起“情绪表达”与“文化传承”的双桥梁。支教团负责人表示:“关注心理健康与守护文化根脉同样重要,我们致力于让每一份情绪被看见,让乡土自信在童趣中扎根。”
西南石油大学“青柚微光”支教团此次仪陇之行,将高校智力资源与乡村儿童需求精准对接。一堂创新的心理课,一次深入的文化体验,不仅点亮了孩子们的笑脸,更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添上了“心灵关怀”与“文化自信”的温暖笔触。这场夏日里的“微光”实践,正助力仪陇学子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