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县气象台
2025年7月15日09时35分
继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
“热死人” 可真不是夸张!
最近频频冲上热搜的热射病
就是高温天气里最危险的 “隐形杀手”
今天就用 3 分钟
带你搞懂这个可能致命的急症
关键时刻能救自己也能帮别人!
首先得明确:热射病可不是普通中暑!
它是重度中暑的最严重阶段,当身体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体温调节系统彻底 “罢工”,核心体温飙升到 40℃以上,全身器官就会像被放进 “高压锅” 里一样,出现不可逆转的损伤。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轻度中暑的症状是恶心、头昏、乏力等。这个时候,要提高警惕,哪儿凉快就哪儿待着。
重度中暑分为三个阶段:
热痉挛,因为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的丢失,出现身体抽搐、意识不清等症状;
更严重的演变成热衰竭,高温持续不下,脏器功能障碍;
最严重的就是热射病,内脏的温度超过42℃,出现了细胞功能障碍。
1.儿童、老年人、孕妇,特别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对体温变化敏感的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人。
2.坐月子的妇女,如果在高温天气下处于门窗紧闭的环境中,也可能引发热射病。
3.长时间在室外作业的工人,以及经常在户外锻炼的运动员等人群。
4.另外,肥胖、患有慢性病(如心脏病、高血压)或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的人,也更容易被热射病盯上。
记住三个典型信号:
高烧不退(体温超过 40℃)、
无汗昏迷(皮肤干热无汗,甚至出现红斑)、
意识模糊(头晕、抽搐、胡言乱语,严重时直接晕倒)。
一旦出现这些症状,黄金抢救时间只有 30 分钟!
如果遇到热射病患者,我们要做到“降温第一”,应第一时间将患者移动到凉快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降温。
需要做的事情可以用六字诀助记:“已(移)经(净)将(降)脸(联)喂方(防)”。
移——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净——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降——体表降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
联——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喂——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防——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而热射病的预防之道,远比治疗来得简便易行。
六字诀助记:“散步(补)时(适)要(药)观察(查)”。
散——降温散热:可用湿毛巾擦拭手、胳膊和后颈。
补——补水补盐:高温的环境下应该多喝水,提倡大家喝淡盐水。
适——适热训练:进行热习服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先适应热环境下的低强度训练,再适应热环境下的高强度训练。需要强调的是:体能好不等于耐热性好!(注:热习服训练适用于专业人员,普通人尤其是热射病高危人群无需勉强)
药——常备解暑药品:常备有防中暑功效的药品。
观——观察体征:在高温环境中,应当加强自我预警。
查——查指数表:基于温度和湿度查询热指数表,进行判断。
把这些知识转发给家人朋友
一起平安度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