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陇站,8月3日一个看似平常的下午。15时42分,列车准点停靠,旅客如潮水般有序上下车。然而,仅仅两分钟后,平静被打破。15时44分,正在站台组织旅客乘降的客运值班员谢超,目光在人群扫过时,猛然定格:一位小朋友身体控制不住地左右摇晃,面色惨白如纸。“不好!”谢超的心瞬间揪紧,这绝非普通的不适。孩子的状态极其不稳,险象环生。
时间就是生命。谢超没有丝毫迟疑,先快速上前和小孩母亲一起把旅客搀扶到旁边的座椅上,然后果断拿起对讲机喊:“综控!二站台中部位置有重病儿童,快打120!立刻广播找医生!” 几乎是同步,仪陇站副站长韩笑和车站值班民警闻讯,发出指令:“快!送轮椅上来!”
就在短短几十秒内,孩子的状况急速恶化,出现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嘴唇发白的危急症状。“别慌,别慌,医生马上就到!”副站长韩笑一边安慰惊慌失措的孩子家长,一边近距离观察孩子的情况。工作人员合力将几乎瘫软的患儿安置在轮椅上。
随后,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孩子转移至担架上,救援队伍齐心协力,沿着“快速通道”向进站口处停着的救护车转运。每一步衔接都分秒必争,只为抢得生机。
在众人的紧密配合下,从发现危急情况到将患儿送上救护车,整个过程紧张得令人窒息,但也实现了全程无缝对接,为救治争取到了最关键的黄金时间。孩子被紧急送往附近医院救治的同时,车站工作人员主动上前,帮助孩子同行的家人办理了后续车票的改签手续。事后了解到,孩子是因高温环境下突发热射病,经及时救治已脱离危险。
仪陇站这场紧张高效的救援行动并非偶然。近年来,车站持续强化针对各类突发事件,特别是旅客突发疾病的应急处置培训和演练,不断完善预案细节、明确响应流程、配备急救设施,努力将每个环节都打磨得更快速有效。每一次演练,都是为了应对真实发生的这一刻。这次成功的救助,是仪陇站日常默默付出、时刻准备着的集中体现,更是“人民铁路为人民”这一宗旨最直接的诠释。它不仅挽救了生命,也让冰冷的站台空间,弥漫出浓浓的人情暖意,诠释了铁路服务速度之外的深度与温度。仪陇站的工作人员用行动证明,在守护旅客平安的漫长旅途上,他们是值得信赖的守卫者。
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即重症中暑,是由于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身体调节功能失衡,产热大于散热,导致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伴有皮肤灼热、意识障碍(例如谵妄、惊厥、昏迷)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严重致命性疾病,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
预防与应对热射病 分别记住六个字
↓↓↓
①如果遇到热射病患者,要做到“降温第一”,应第一时间将患者移动到凉快的地方,并采取措施降温。
需要做的事情可以用六字诀助记:“已(移)经(净)将(降)脸(联)喂方(防)”。
移——转移环境:立即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比如大树下、通风的房屋内、有空调的房间内,让中暑者以最快速度脱离热源。
净——脱净衣物:将中暑者衣服、裤子全部脱下,去除一切保温措施。
降——体表降温:用冰袋、冰块、冰冻饮料等物品置于中暑者额头、太阳穴、颈部、腹股沟等处进行血液散热,可用纱布、薄衣物包裹冰袋以免冻伤。
联——联系医疗:救助病患的同时,其他人可就近向医疗机构和卫勤人员求助,寻求后续治疗。
喂——喂食液体:患者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每小时补充500-1000ml含钠、钾的低温饮品。
防——防止窒息:出现抽搐、恶心、呕吐的现象,要注意采取侧卧姿势,及时帮助清理口腔、鼻腔,防止呕吐物塞住呼吸道引起窒息。
②而热射病的预防,也需记住这六个字:“散步(补)时(适)要(药)观察(查)”。
散——降温散热:可用湿毛巾擦拭手、胳膊和后颈。
补——补水补盐:高温的环境下应该多喝水,提倡大家喝淡盐水。
适——适热训练:进行热习服训练时,要循序渐进增加运动量,先适应热环境下的低强度训练,再适应热环境下的高强度训练。需要强调的是:体能好不等于耐热性好!(注:热习服训练适用于专业人员,普通人尤其是热射病高危人群无需勉强)
药——常备解暑药品:常备有防中暑功效的药品。
观——观察体征:在高温环境中,应当加强自我预警。
查——查指数表:基于温度和湿度查询热指数表,进行判断。
提醒你关心的人
天气炎热
合理使用空调
做好防暑降温